臭粉褶菌

发布日期:2007-09-10
核心提示:编号 PRB.0561 图 例 中文学名 臭粉褶菌 拉丁学名 Rhodophyllus nidorosus (Fr.) Qul. 中文别名 臭赤褶菇 同物异名 Entoloma nidorosus (Fr.) Qul. 图 561 臭粉褶菌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 分类地位 伞菌目、粉褶菌科、粉褶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。菌盖直径3-7cm
编号 |
PRB.0561 |
图
例
|
|
中文学名 |
臭粉褶菌 |
拉丁学名 |
Rhodophyllus nidorosus (Fr.) Quél. |
中文别名 |
臭赤褶菇 |
同物异名 |
Entoloma nidorosus (Fr.) Quél. |
图 561 臭粉褶菌 : 1. 子实体, 2. 孢子 |
分类地位 |
伞菌目、粉褶菌科、粉褶菌属 |
形态特征 |
子实体中等大。菌盖直径3-7cm,污白,黄褐色至带灰色,湿时水浸状边缘呈现轻微条纹。开伞后边缘上拱而中部凸起,表皮易剥离。菌肉白色,具强烈的难闻气味。菌褶粉色,直生至近离生,不等长。菌柄圆柱形,长4.5-9cm,粗0.3-1cm,表面白色至污白色,具纵条纹,内部空心,顶部有白色粉末。孢子印粉红色。孢子角形,带粉色,7-10μm×6-7.5μm。 |
生态习性 |
夏秋季在阔叶林或针叶林地上成群生长。 |
分布地区 |
湖南、辽宁、四川、云南、吉林等。 |
经
济
用
途
|
据记载有毒不宜食用。此菌试验抗癌,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0%,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%。属外生菌根菌。 |